在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上,每一个工单都承载着群众的期待与诉求。为进一步增进不动产登记服务质效,切实解决群众的身边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直面12345热线投诉类民生考题,以“立行立改”的决心和“服务为民”的初心,成立专项工作组,纵深推进专项整治行动。这不仅是一场针对服务态度、业务效率、政策透明度等问题的深度复盘,更是推动不动产登记服务从“管理导向”向“服务导向”转型的关键战役。问题剖析:深挖投诉根源,精准把脉服务短板据统计,2024年,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共接到12345热线投诉类工单58件,办结率100%,满意率100%,其中,服务态度问题18件,占比31.03%;业务效率问题15件,占比25.86%;政策流程问题12件,占比20.69%;系统技术问题8件,占比13.79%;疑难业务问题5件,占比8.62%。通过细致梳理12345热线投诉类工单,发现以下问题尤为突出:一是服务态度待提升,部分窗口人员沟通生硬,情绪管理不足,导致办事企业群众体验不佳。二是业务效率需提速,一次性告知承诺制度落实不到位,跨部门数据共享不畅通,窗口资源配置失衡,导致办事企业群众等待时间长、反复提交材料。三是政策流程不透明,基层执行标准不一,官网材料清单更新滞后,导致办事企业群众对办理标准、流程缺乏清晰认知。四是系统技术待优化,“线上苏小登·南通e证通”平台稳定不足,系统故障响应慢,影响办事体验。五是疑难业务处理难,小产权房、房改房等历史遗留问题跨部门协作不畅,导致部分投诉业务长期积压。整治措施:五大行动齐发力,服务效能再提升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以问题清单为导向,以群众满意为目标,动员相关部门,压实整改责任,推出五大整改行动,力求精准施策、标本兼治。(一)服务态度“暖心工程”一是强化培训,开展沟通技巧、情绪管理专项培训,提升窗口人员服务意识。二是考核革新,建立“服务之星”评选机制,将市民满意度纳入绩效考核核心指标。三是系统修复,修复电话满意度评价系统漏洞,确保每条反馈都能真实传达民意。(二)业务效率“提速行动”一是材料清单电子化,推行材料清单二维码扫描获取,通过短信、小程序实时更新推送。二是办事群众分流,根据业务类型优化窗口资源配置,增设疑难杂症专窗与绿色通道。三是自助终端升级,部署新一代自助终端,优化“线上苏小登·南通e证通”平台稳定性,实现高频业务24小时自助办理。(三)政策流程“阳光计划”一是短视频解读,制作高频政策解读短视频,通过公众号、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。二是制作图文手册,编制图文并茂的不动产登记政策手册,在办事大厅、社区服务中心等地发放。三是建立案例库,汇总争议纠纷案例,形成统一执行标准,确保政策执行“一把尺子量到底”。(四)系统技术“攻坚战役”一是智能支撑,引入AI智能客服,增设语音辅助功能,实现咨询服务24小时不打烊。二是应急保障,组建技术应急小组,确保系统故障快速响应、限时修复。三是数据共享,联合税务、住建、民政、公安等部门,实现“一窗受理、并联办理、信息共享、集成服务”。(五)疑难业务“破冰行动”一是倾听群众心声,深入了解群众意见和诉求,协调各方利益,为群众量身定制解决方案。二是强化部门协作,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,明确权责划分,推动历史遗留问题专项研究。三是开展政策研究,针对疑难业务,研究制定专项政策,从源头化解矛盾,保证“件件有着落、事事有回音”。长效监督:动态优化整改,形成闭环管理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持续构建12345热线投诉类工单专项整治行动长效机制,织密服务提升网络,明确整改任务纳入各科室考核指标,压实责任链条,实行月调度、季调度、年调度机制,动态跟踪落实进度,畅通办不成事反映专窗、“线上苏小登·南通e证通”平台、南通市局官网、微信公众号等监督反映渠道,着力形成“诉求-整改-反馈”高效闭环管理,让不动产登记服务提升看得见、摸得着。这场以服务为名的改革,没有终点,只有新的起点。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以此为契机,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以技术创新为驱动,以群众需求为标尺,通过技术赋能、流程再造和制度创新,推动不动产登记服务从“管理导向”向“服务导向”转型,继续书写政务服务的精彩篇章。
|